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08年
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有關事項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有關單位:
為做好2008年各信息公開責任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的編制和發布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泉州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有關事項的通知》(泉政辦〔2008〕257號)要求,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年度報告編制單位及范疇
(一)編制單位:本市行政范圍內負有政府信息公開法定義務的各級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公共企事業單位。
(二)報告范疇:各級政府的年度報告應當包括本行政轄區內所有負有公開義務的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和公共企事業單位的行政主管部門的報告應當包括所屬單位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
二、年度報告報送及公布時間
(一)報送時間:于
(二)正式公布時間:各級各有關部門應于
三、年度報告主要內容
(一)概述;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四)咨詢處理情況;
(五)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六)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八)需要說明的事項與附表。
四、其他事項
(一)編制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要做到內容全面、數據翔實、分析到位,特別是對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分析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
(二)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編制公布工作是各級行政機關的法定職責。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的編制發布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提早做好準備,如實匯總統計數據,認真組織編制,依法及時公布。
聯系人:許泳泳,聯系電話:85687609
附件:晉江市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參考樣本)
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日
附件:
晉江市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引 言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下稱《條例》)以及2008年度各鎮(街道)人民政府和市直各信息公開單位的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編制。本年報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工作人員和收支情況,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附表等八部分組成。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
一、概述
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晉江市貫徹和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重要舉措,是晉江市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省、泉州市先后召開多次會議動員部署信息公開工作,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制度規范,制定完善配套措施,盡快完成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編制修訂工作,并將2003年度以來的主動公開類政府信息進行公開。晉江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穩步推進。目前全市各信息公開責任單位的公開目錄和公開指南已全部編制完成并上網公開,完成2003年度以來的主動公開類政府信息網上發布工作,公開信息總量達6162條。2008年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組建工作機構。成立以洪于權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確定政府辦作為政府信息工作主管部門,設立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并指定專人負責。各鎮街道、各單位分別確定信息公開責任人和分管領導。截至目前,全市第一批《條例》規定負有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主體共50個,其中市直部門31個,鎮(街道)19個。
(二)編制公開指南和目錄。完成《晉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晉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晉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編制說明》的編制工作,科學界定信息公開范圍與內容。
(三)健全工作制度。出臺《關于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晉政文〔2008〕47號),對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統一部署指導。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制度、依申請公開制度、發布保密審查制度等相關制度。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的申請、受理、審查、處理、答復等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確保人員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建立政府信息公開的保密審查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制定審查程序和責任追究辦法,確保不發生泄密問題。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掛銷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和經費保障制度,實行督促檢查與落實獎懲相結合,切實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監督和保障。
(四)梳理和公開政府信息。嚴格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科學劃分“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和不公開”三類信息,全部完成2003年以來的政府信息梳理工作,截至
(五)推進載體建設。一是推進網上公開。在“晉江政務網”上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模塊,“政府信息公開”模塊下設“公開目錄”、“公開機構”、“公開指南”、“公開制度”等子模塊,市政府及其部門、單位,各鎮(街道)均在“政府信息公開模塊”下設置子模塊。二是設立公共查閱點。從市財政撥出13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市檔案館、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圖書館添置相關設備,同時,制定查閱流程,指定專門工作人員負責,加快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場所的建設;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實際,整合利用現有場所,設立政府公開信息集中查閱點。三是設立統一受理點。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檔案局窗口作為全市統一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點,負責做好政府信息的當場申請受理工作。
(六)實施掛銷號制度。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通過聽取匯報、監督檢查等形式,及時了解和通報各信息公開責任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掛銷號制度,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組織不定期檢查,對沒有按時序進度完成公開任務的單位及責任人,實行掛號,每月10日在《情況反饋》上予以通報滯后單位進度、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時序進度趕上來的單位,則在下期《情況反饋》銷號。通報掛銷號情況報各單位主要領導和市政府分管領導閱示。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公開的主要內容
全市各級各部門對政府信息進行了梳理和編目。截至2008年底,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6315條,全文電子化率達100%。 其中,機構設置類信息609條,占9.88 %;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類信息699條,占11.34%;工作動態類信息1108條,占17.98%;其他應主動公開信息1031條,占16.73%.
1、管理規范和發展計劃
按照《福建省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等規定,公開了本級政府制定產生的規范性文件,以及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其他文件。
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及其進展和完成情況方面,公開了《晉江市“十一五”安全生產工作規劃》、《晉江市殘疾人事業“十一五”計劃綱要》、《晉江市區域衛生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晉江市沼氣綜合開發利用規劃(2006—2010年)》等。
城市總體規劃、其他各類城市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方面,公開了《晉江市加強沿海大通道沿線兩側控制區域規劃管理》《晉江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晉江生態市建設規劃》、《晉江市濱海運動休閑產業帶規劃》等。
2、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
應響公眾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疫情、災情,以及突發公共事件的預報、發生及其處理情況等方面,公開了有關臺風“鳳凰”等的預報及防范措施,《晉江市個人住宅危房改建暫行規定》等信息。
扶貧、優撫、教育、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方面,公開了社會救助標準、福利事業發展情況、各類優撫對象撫恤標準、退役士兵自謀職業一次性經濟補助標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教育政策解讀等信息。
城鄉建設情況方面,公開了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集中清理整治違法用地和違法違章建筑辦法、晉江市區道路交通秩序專項整治方案等信息。
其他與社會公眾密切相關的信息方面,公開了征地拆遷信息,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和組織機構代碼信息,以及醫療收費標準、公交線路收費標準、幼兒園收費標準等信息。
3、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
重大城市基礎建設項目的公開招標中標情況及工程進度情況方面,公開了市民關注的城市道路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詳細情況,包括2008年重大工程項目列表、招投標中心中標項目匯兌等信息。
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政府采購限額標準、采購結果及其監督情況方面,公開了2008年政府采購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準,政府采購項目批次、采購金額和增幅、調整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首購和訂購管理辦法等信息。
政府財政預算、決算和實際支出以及審計情況方面,公開了《關于晉江市2007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8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等信息。
4、政府機構和人事
政府機關的管理職能及其調整、變動情況方面,公開了政府機關管理職能、內設機構和直屬單位、主要領導人簡歷、人事任免等信息。公務員招考、錄用以及公開選任干部的條件、程序、結果等情況方面,公開了2008晉江市公務員考試錄用實施意見、實施方案、招錄簡章,2008晉江市國家公務員任職和公務回避情況,2008年國家公務員年度考核情況等信息。
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持便民原則、為民原則,由近及遠地對歷史類政府信息進行梳理、編目和發布。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梳理2003年以來歷史類信息6315條。
(二)公開形式
1、互聯網
在“晉江政務網”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下設“信息目錄”、“信息公開指南”、“公開機構”、 “公開制度”等子欄目。在公開市政府的信息之外,“晉江政務網”門戶網站與市直有關單位建立了鏈接,方便市民查閱各政府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2008年通過晉江市政府信息公開專欄查閱政府信息的有12.6萬人次。
2、公共查閱點
指定市檔案館、市圖書館為政府公開信息集中查閱中心。目前已匯集了31個市直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全文、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為公眾查閱政府信息提供幫助。各鎮(街道)也設立了政府公開信息集中查閱點,為公眾提供本鎮(街道)政府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
3、政府公報
通過市人民政府公報公開重要行政法規,市政府規范性文件,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機構設置、表彰等信息。市人民政府公報每季20日出版,通過檔案館、圖書館、部分企事業單位、居委會、村委會等免費向公眾發放。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申請情況
各級各部門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件,均以網上提交表單形式申請。申請內容涉及臺胞要求提供鄉鎮基本情況的政府信息。
(二)申請處理情況
2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按照《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省政府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外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向我行政機關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泉政辦明傳〔2008〕157號)精神,不予受理。
四、咨詢情況
全市共有660人次通過各種方式咨詢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事務,均以現場咨詢為主,占100%。
在市直機關中,接受咨詢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勞動保障局、市公安局、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市質監局,咨詢的內容主要涉及政府信息公開業務流程、網上政府公開信息查詢方式、最低工資標準、公安行政許可事項及其相關依據、公務員考試、入學報考與招生、組織機構代碼年檢等。
五 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全市受理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申請0件。
六、工作人員和收支情況
(一)工作人員情況
全市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兼職人員150人,平均每個信息公開單位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兼職人員3人。
(二)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財政與實際支出情況
2008年,用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點、政府信息公共查閱室增設電腦和觸摸屏幕等設備,印制宣傳手冊、培訓資料,網站建設和更新等費用13萬元。
(三)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因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尚未出臺政府信息公開收費項目標準,全市暫實行免費提供政府信息公開。
七、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目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如何進一步深化公開內容、拓展公開形式、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宣傳和培訓等方面存在不足。考慮從以下四個方面作進一步的改進: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進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選擇若干社會關注度高的政府信息作為突破口,逐步形成不同領域的政府信息的公開規則;研究推進行政執法過程中的信息的公開。
(二)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形式。繼續加強各級檔案館政府信息集中查閱服務功能,加強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向鄉鎮、街道、社區等基層領域的延伸,并繼續強化政府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主渠道的功能。
(三)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繼續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處理、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目錄編制、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類目備案、重大決定草案公開情況備案、向檔案館、圖書館送交政府公開信息等工作;繼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的監督、評議制度。
(四)加強培訓和宣傳工作。加強對領導干部和政府信息公開業務人員的培訓,提升公開意識,提高業務水平;同時,通過報刊新聞加強宣傳,正確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行使知情權。
八、說明與附表
(一)主動公開情況
2008年主動政府信息公開信息數為6315條,主動公開信息量較大的部門主要集中在規劃建設與房產管理局、財政局、經濟發展局等部門。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2008年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信息數為2件。
(三)附表
附表一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條 |
6315 |
其中: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 |
條 |
6315 |
新增的行政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699 |
送交檔案部門公開信息數 |
條 |
6315 |
其中:紙質文本數 |
條 |
6315 |
電子文本數 |
條 |
|
附表二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條 |
|
申請總數 |
條 |
2 |
其中:1.當面申請數 |
條 |
|
2.傳真申請數 |
條 |
|
3.電子郵件申請數 |
條 |
2 |
4.網上申請數 |
條 |
|
5.信函申請數 |
條 |
|
6.其他形式申請數 |
條 |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條 |
2 |
其中:1.同意公開答復數 |
條 |
|
2.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條 |
|
3.否決公開答復總數 |
條 |
2 |
其中:(1)“非《條例》所指政府信息”數 |
條 |
|
(2)“信息不存在”數 |
條 |
|
(3)“非本部門掌握”數 |
條 |
|
(4)“申請內容不明確”數 |
條 |
|
(5)“免予公開范圍 |
條 |
|
(6)“免予公開范圍 |
條 |
|
(7)“免予公開范圍 |
條 |
|
(8)“免予公開范圍 |
條 |
|
(9)“免予公開范圍 |
條 |
|
(10)“免予公開范圍 |
條 |
|
(11)“免予公開范圍 |
條 |
|
(12)“免予公開范圍8”數 |
條 |
|
(13)其它原因 |
條 |
2 |
附表三 咨詢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提供服務類信息數 |
條 |
|
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126000 |
現場接待人數 |
人次 |
200 |
網上咨詢數 |
人次 |
|
咨詢電話接聽數 |
人次 |
|
附表四 申訴情況統計表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件 |
|
行政訴訟數 |
件 |
|
行政申訴數 |
件 |
|
其中:對本部門首次處理不滿意的行政申訴數 |
件 |
|
附表五 政府支出與收費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收取費用總數 |
元 |
|
其中:1.檢索費 |
元 |
|
2.郵寄費 |
元 |
|
3.復制費(紙張) |
元 |
|
4.復制費(光盤) |
元 |
|
5.復制費(軟盤) |
元 |
|
收費減免總額 |
元 |
|
其中:減免人數 |
人次 |
|
政府信息公開指定專職人員總數 |
人 |
150 |
其中:1.全職人員數 |
人 |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150 |
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的專項經費 |
萬元 |
13 |
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的實際支出 |
萬元 |
13 |
與訴訟有關的總費用 |
萬元 |
|